深秋, 養生調節以應氣機收斂
深秋: 秋季準備進入尾聲,接下來,大陸型氣候的北方就會開始結霜,準備要進入冬天。
這時候有果實的植物,多半也已經採收完畢。秋風吹起,常會感覺到明顯的乾燥,而當秋季即將結束,就是寒意來襲的時候了。人體的氣機,就是外界環境的縮影,中醫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天人相應的觀念。前面說過,秋天與春天相反,是陽氣像下逐漸潛伏、收斂入裏的過程,越是靠近冬天,氣機就越是沉伏,皮下的血管隨著溫度降低而收縮,四肢末梢就開始容易變冷,這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在生活起居上有兩個建議的要點。
平穩的心境,慢慢延長的睡眠,讓夏秋的陽氣合緩下潛
人的心情起伏,與身體情況密切相關。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氣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在這種時候,人的氣機會因應心情的變化而向外、向上衝,或是覺得非常悲傷的時候,或許會感到全身無力、坐都坐不直。中醫典籍上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這些異常變化的來由都是內心情緒的影響,秋天既已陽氣下潛,就盡量維持,不要讓情緒妨礙氣機的正常運作。
其中,發怒煩心、思慮抑鬱都是對氣機內斂特別不好的。其他的情緒最好也少一點,並不是說因為秋天陽氣下潛就應該要悲傷恐懼,而是應該平緩和暢,身心安泰。如果陽氣因情緒因素而受阻,無法下潛,容易發生鬱積化熱的情況,很容易覺得煩悶燥熱。生活起居心情能阻礙氣機,身體的活動當然也會影響。就如同動物的冬眠,秋天睡眠時間也要稍微加長,這麼做能讓身體修復的機能維持正常,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也符合秋天「容平」的原則。
運動部分,建議採取比較緩和的運動,譬如爬山、健行、慢跑等等,盡量不要選高強度鍛鍊心肺功能的運動。當然,如果有運動習慣的人是比較不受影響,但還是要注意收操以及充足的休息時間,以免氣機受到過度干擾而失衡。
入冬之前,該吃什麼好呢?
在入冬之前,動物多半會儲存好足夠的能量入冬。乾燥的秋季已屆尾聲,如同天地間的陽氣已屆收合,即將封藏入地,氣機從外至裏,也同樣是收斂、內聚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植物多半會把能量儲存在根莖或是種子裡面,以待來年發芽。所以,此時最適合食用根莖、種子一類的食物,以攝取其中儲存的能量。
秋天適合吃的食物,原則上是潤,也可帶酸,深秋以後,具有潤及補益的性質的食菜是最適合。不過這只是大方向,並非所有果實、種子都具有這樣的特性。由於外界陽氣已經衰微而蟄伏,天氣轉冷,食物的選擇上可以偏向滋潤補益而兼具溫熱的性質。下面選幾種比較適合此時服用的:
南瓜
南瓜算是瓜果中的特例,所有瓜類幾乎都性質寒涼,只有南瓜性溫。南瓜有補中益氣的功能,不過容易胃脹、腹脹的人不能吃太多。南瓜最好還是燉煮或蒸到軟爛,以助消化。
山藥
實際上山藥算是中醫很重要的一味藥,功能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最適合因為秋燥而大便不暢的人。另外,部分本草書籍中也記載山藥能「潤皮毛」,也非常適合因為秋燥而引發皮膚乾裂症狀的人。
栗子
栗子性味甘平,有補腎益氣的效果,而且能增進腸胃道功能,對於長期腹瀉的人,栗子平補,不冷不熱,少有不良作用,不過消化能力不好、容易胃脹的人也不太適合一次大量進食栗子。有古籍認為栗子能幫助腰腿的循環功能,兼有容易腰酸、下肢無力的人也很適合服用栗子。
秋天的乾燥氣候,溫度從熱到冷,飲食的對策就相反的是由冷到熱,也就是隨著季節逐漸轉變到冬天,選擇食材,雖然都是以滋潤為佳,但性質上由涼潤漸漸轉為採用溫潤,是比較好的方式。如果是特別怕冷、吹到冷風就不舒服、手腳冰冷、一點冰水都喝不了的人,也可以考慮平時每日溫服桂圓紅棗茶來保養,來溫養體內陽氣及胃氣。
P.S. 桂圓紅棗茶大約是一日2-3顆桂圓的份量,紅棗剪破再煮,但不要先把籽挖出來。部分醫書提及,去了籽的紅棗有可能導致腹脹,所以剪破就好,無需去籽。也可以適當加入白木耳或枸杞來增加滋潤效果。至於春夏季節,氣候炎熱,桂圓要謹慎使用,否則容易有燥熱的缺點。
深秋推薦料理
● 【山藥紅棗雞湯】
【白果中醫師介紹】
「滴水可以穿石,積沙也可以成塔,小地方的逐步累積,最後會形成大的影響。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會呈現在人的身體上。」
中醫師給人的印象可能會是坐在診間裡,跟冰品甜食或烤炸辣食品好像有仇一樣,每次都板著臉孔說要早點睡的那個人。身為一個中醫師,幾乎每天把這些事情掛在嘴邊。
但是身為一個喜歡烹飪的中醫師,在料理的過程中,白果中醫師發現有很多藏在古籍裡面的細節,是需要推廣的:中醫講究的天人合一、陰陽消長變化的概念,如何應用在從飲食導正體質,以及如何依照時節的變化調整作息。
飲食和生活習慣並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我們至少可以了解每個選項背後的意義。透過白果中醫師臨床的親身觀察和文獻佐證,希望能與大家分享保持健康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