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前言 from 最不天龍的天龍民俗偵探 「許泰英」
發現自己之所以活得這麼天龍,無非是因為上個時代的教育,在「把大夥從庄頭/民俗的現場拖離」這個目標執行得過於徹底,以至於到了這個體認起在地價值重要性的節骨眼上,大夥無不擠破頭想方設法,看怎麼把鄉土文化扦插回來⋯⋯可以的話,最好是能把大拜拜拉進校園裡來。
當派出「不是每間學校都能擁有」這句話登場時,就表示它確實具有「從天上掉下來」的那份得天獨厚。這集的「意思走食,台灣廟會」我們帶大家到北投的「大屯國小」。與某些人童年經驗存在落差的是,大屯國小的孩子「每到這天 (農曆5月17日) 學校只上半天課」,其指的並不是「鬧熱(台語)將癱瘓市區交通讓你很不好回家」,而是神明真的需要你騰出空間,此空間正是五年甲班的教室。這可是早在當初要在山腰上蓋這所小學時,就跟地方上約定好的,不然有哪間教室會規劃成加開一道中門的呢?(如同廟宇,有中門、左門與右門)
這個在校園中的廟會,有著許多台灣民俗文化細緻的畫面,當中的飲食文化,也反應了在地的特色,一起來感受這分得天獨厚的盛會吧!
從北投慈后宮出發,蓄勢待發前往大屯國小
「嘿!泰英!快到了嗎?跟你說唷這邊很冷靜,一點也不像要鬧熱的模樣耶!」電話那頭傳來香菇姐姐一副很懷疑我們是不是約錯時間地點的聲音,哈!
這天是農曆5月17日,台北市北投復興三路山腰上「粗坑、二崎、永春寮、鳳梨宅」一共四個聚落共同的迎神拜拜日,一早人們就按照預先抽籤決定的編組,分作兩條路線赴各處請神去了。而被我們選來作為今日逛逛起點的(街上的媽祖廟)北投「慈后宮」也並沒有閒著,作為返回今日主場、展開賜福之旅前的最後一站,默默地也早已有一位大尊媽祖與祖師公端坐門邊供桌,等著將近11點各路陣頭陸續過來。
11點一到,北管、獅陣、電音、鞭炮精彩齊發,趁眾神還在霧茫茫一片歡聲鼓舞中,趕快把握機會物色一下願意好心搭載我們上山的神轎or陣頭車吧,無論轎子裡坐著的神明來自何處,服侍在側的工作人員們總是由國小附近這四聚落居民抽出來的幫忙的。
在這類山區祭典裡,搭在神明的便車上進到聚落中被來「換香」的人們襲捲著,比起在一旁觀賞該是很不一樣的體驗吧。 復興三路是春節期間許多人會來看櫻花的所在,再往上走的吳氏宗祠也是俯瞰城市夜景的好去處,沿途的各個岔路口都有清楚寫著舊聚落名稱的路標,即使是第一次來也不易迷路。不過有次在網路上向大家推坑這場拜拜時收到「騎車上來過決定還是搭小6公車好~」的回饋,陡坡與彎道的確不算是很親民。
中午的點心攤,吃到美味在地物產
從最低海拔的鳳梨宅聚落深處迴轉出來,也接近中午,要先來去填飽人的肚子了,大家集合於「水汴頭福德宮」,這裡是粗坑、二崎、永春寮、鳳梨宅 這四個聚落共有的土地公廟。準備「點心擔」的責任據說是按戶輪值,一年7擔,每戶目前也還要6年才碰得上一次,雖然有時會看到下重本的奇招,這兒萬年不退流行的菜色就是「筍湯」,靠山生活的農家居民割下夏季盛產的新鮮的綠竹筍,這種「筍子自己種的!雞自己養的!湯自己熬的誠意」,沒啥好說的,直接反應在難忘的美味上。
每個廟會都有一個經典畫面,在這是「樹林間、石階上的苦行」
飽餐一頓後,神轎車、陣頭們繼續巡迴其餘聚落,到了最終站設神壇的大屯國小,熱鬧的沖天炮咻咻作響,昭告大家「神明來囉!」許多民俗與攝影同好們趕緊卡好位,拍攝眾神們被捧著/扛著上石階,披著透過樹蔭灑落的陽光的經典畫面。
大屯國小舞獅隊的小朋友舞著廣東獅、年紀長些由里長率領的大屯金獅團、豬公、乞龜與歌仔戲在操場上,再往更山上菁礐庄的北管團在籃板下演奏,木柵淡水關渡等處的眾神坐在香煙很燻的五年甲班裡,隨著道長的唸誦聲,走廊上又多了幾對老輩用扁擔、籮筐挑上來犒賞兵將的供品。以往說遇著平常日得要依約「還給神明」的農曆5月17,對孩子來說,今年卻恰巧是一個「暑假第一天就是返校日」的概念,但小朋友應該比較期待廟會碰到上課日吧,這樣可以多放半班天假!扼腕呀!
這片眾神同樂的夢幻場景總教人忘棄時間,只有每當聞到燒金紙的氣味,聽見最後的爆竹聲響,才被提醒「啊,已經眾神拜完換犒軍了呀。」更別說完全忘了去探究到底為了什麼而有這場年例廟會。 太習慣像這樣在「不是為了誰生日」的期日裡,追著同一組神明一庄過一庄地跑,驅蟲、逐疫還是族群守護等機能,各路神明們隨著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所面臨的需求,被賦予、疊加著不同的神蹟。
後記
這次年例的主角其實不是「媽祖」,而是「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而粗坑(這次舉辦廟會的北投大屯國小周邊)則是農曆5月18的「百六戛」鬧熱的前哨站(對,巴拉卡公路就是取「百六戛」諧音來的,也就是現今淡水三芝山區一帶)。
田野現場比我要骨力數百倍的朋友解釋道,要不是最初的第1站「百六戛」,距離木柵實在太過遙遠,在交通不便的早期光請神就要耗費不只一天,非得先在粗坑這裡借住一晚,不然也不會有這場在國小中舉辦的廟會。
有時大家會很想了解、探究為什麼此時、此地會迎這個神?或辦這個廟會?看到不認識的神明也許會選擇google了解祂是誰?祂有什麼故事?但別太快用「這位神明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某某古聖先賢嘛」去定義祂,許多時候後人會用史書上或大家熟悉的人物去賦予神明的前身,有名有姓,以身前的豐功偉業信服大眾,但卻不見得完全正確。唯一可確定的是,祂們都曾經在災難或時代需求下,大顯神蹟,庇祐眾生,因此掀起爭相迎請的風潮。
【意思走食,台灣廟會】推薦料理食譜
● 【八里龍形二媽回鑾】北台灣難得一見的露天廟會BUFF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