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卷爸爸
時間來到十月下旬的霜降,即將入冬的時節,小卷爸爸要為大家介紹台灣的另一項國民海鮮,白帶魚。
白帶魚是帶魚科的魚種,長長的身形,銀亮的顏色,是許多台灣家庭桌上的佳餚。在日本更因為閃亮銀白的身軀,被稱為太刀魚。
白帶魚是一到兩年即可成熟的海洋掠食者,數量多且成長速度快,平時以蛇行高速游動,休息的時候則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頭上尾下的面向海面休息,成群的白帶魚一起休息時畫面非常壯觀。
隨著近代對帶魚的科學研究,在在台灣至少記錄六種外觀相近的帶魚,魚市場中常見的品種包含以下四種
- 白帶魚(俗稱白魚、肥帶、油帶、天竺帶魚、黃稜油帶):背鰭偏黃透明。
- 日本帶魚(俗稱白帶、瘦帶):背鰭白色透明,新鮮者具有細黑緣。
- 南海帶魚(俗稱黃鰭仔、油帶):背鰭淺黃色不透明。
- 沙帶魚(俗稱紅娘仔):背鰭白色透明,不具黑緣。
沙帶魚在台灣數量稀少,目前只容易在雲嘉彰等西南部沙質海岸尚存少量,肉質口感細膩,一般如果有一支釣釣獲,常常都是魚家自留的上品。鮮少出現在魚市場,堪稱有錢也買不到。
白帶魚身形最為寬肥,廣受台灣消費者喜愛。因其豐滿的油脂,又常被稱為肥帶或是油帶。相較於瘦小的日本帶魚,白帶魚體型寬胖,肉質與脂肪都較為豐富、口感較佳,相當適合油煎。除此之外,台灣市場常見的還有印尼、越南等地進口的南海帶魚,同樣體型肥厚,成本便宜,成功打入台灣各地市場與網路通路。一般南海帶魚因為運輸與冷凍保鮮的狀況,鮮度、肉質、口感都較本地帶魚為差。
魚市場實戰!挑選、分辨帶魚的方法
在台灣的魚市場中,最常見的販售方式,其實並不區分這幾種帶魚,偶有店家會強調販售的是油帶,常是提高售價的銷售方式,讀者們下次若要採購可以挑戰自己是否能分辨帶魚的品種,主要的辨別方式為背鰭差異。
挑選時可從眼睛和鱗片亮度辨別,若眼珠呈黃色或是淡黃色,通常是因長途運送失去鮮度。
此外新鮮的帶魚呈現銀亮金屬光澤,光澤越閃亮越是新鮮。
過去台灣料理白帶魚的常見手法為乾煎,最近也有將帶魚以三枚切的方式,取下魚肉,製作成無刺的魚肉捲,是相當創新的料理方式。
魚腹周遭常見的細小白色蟲,是什麼?沒清理乾淨吃下對人體有害嗎?
有經驗的廚師會發現白帶魚的魚腹周遭經常有細小的白色蟲體,此即為海獸胃線蟲。
海獸胃線蟲經常出現在魚類的消化道中,不僅帶魚中常見,鯖魚、鮭魚、竹筴魚等常見魚種中亦常出現,只要在料理前將魚腹內臟徹底清理,即能避免大多數的線蟲殘留。若在魚肉中發現線蟲,亦無須太過擔心,線蟲只要經過烹煮,對人體並無傷害,但若未經烹煮,即可能寄宿在人體內造成腹痛、下痢等不適症狀。因此,只要確實將魚肉完全煮熟即能避免遭線蟲感染,頂多是心情和外觀上覺得不舒服而已。
白帶魚成長速度快,也沒有數量問題,是對環境相對友善的魚種,非常建議讀者在秋冬肥美的季節食用喔。
推薦料理:
深度台灣在地蔬果水產集作者介紹:小卷爸爸
大家好!我是小卷爸爸
吃海鮮是台灣人的大事,每年圍繞著全台各地輪番上陣的水產活動,讓台灣看起來彷彿是個吃不完的海洋王國。小卷爸爸成長於台東海岸,從小喜食水產,生熟不忌、野生養殖皆美。參與海洋保育NGO團體,基於台灣海鮮與水產品的熱愛,推廣海洋友善海鮮。
隨著臺灣近海漁獲大量捕撈,數量與品質早已不勝以往;養殖技術雖急起直追,亦難滿足悠悠之口。外食盛行的今日,儘管臺灣水產魚種豐富,一般店家的選擇永遠是那幾樣。台灣鄉鎮漁港隨處可見,但大家普遍對鮭魚、鯖魚、吳郭魚、虱目魚以外的水產不甚瞭解。即使買了,除了清蒸,紅燒,一般家庭也不知如何料理,而海中的海鮮可無法控制他們吃過什麼,塑膠微粒,重金屬,等食安問題,也讓在意的消費者困擾。
為了讓菜市場的漁獲不再遙不可及,我嘗試將市場常見水產依節氣、地區的特性逐一介紹,讓讀者能在買菜時游刃有「魚」,更在對的時間,吃對自己、也對台灣最好的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