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處理,先搞懂暑熱特性
中暑處理: 在這個季節應該充分感受到夏天的漫長了吧?毒辣的陽光彷彿要把大地烤乾一般。「小暑」、「大暑」在這兩個光聽名字就知道非常酷熱的節氣,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養生方法呢?
暑與熱
一般中醫在看待六淫(「風、寒、暑、濕、燥、火」解釋可見文章下方「中醫師的理想日常-六月號」聯結),「暑」和「火」是分別看待的。傳統上這與時令,也就是季節有關:夏至之前,稱為「溫」,或「熱」,夏至之後,則稱為「暑」。另一方面,暑氣從「日」部,與太陽的照射有關,一般人中暑,多半是在長時間曬太陽之後發生的症狀,中醫認為,「暑邪」的產生,亦是感受此不正之氣的結果。
前文(六月號)說過,夏天的氣機是最強盛,也是最向外開泄、發散的,在這個時候,肌表腠理將會為了疏散體內的氣機而大幅度的打開,會使得身體容易流汗,可以藉由水份蒸散帶走熱氣。可是當這些皮膚上的門戶發散得太多,或是身體本身的體力、免疫力不足的時候,外界的不正之氣就容易侵門踏戶的闖進來。
最常跟暑一起來搗亂的,就是濕氣和寒氣。炎熱的季節水份本來就容易蒸發成水蒸氣,把人身最外層的肌表打開之後,入侵的往往是無所不在的濕氣(備註說明1)。至於寒氣,卻不是天候因素,而是人為的結果。下面我們介紹暑的兩個型態:「陰暑」與「陽暑」
「陰暑 與 陽暑」曬太陽就曬太陽,為什麼要分成兩種呢?
因為陰暑與陽暑的症狀、預防及治療的對策都完全不同!體質並不特別虛弱的人,在酷熱的太陽之下曝曬過久,或是運動、勞作,譬如說打球或是農耕,這樣的情況會使得皮毛門戶洞開,身體的陽氣隨著水份大幅度揮散離開人體,會快速引發內部的衰弱以及不平衡狀態。症狀常見有肌膚發熱、極度口渴、煩躁,一開始可能大汗淋漓,後面可能就開始汗出不暢或是少汗。簡單來說,陽暑就是「熱過頭」造成的結果,散熱不良。
那「陰暑」呢?體質虛弱的人,肌表對外界邪氣的防護能力比較差,比較沒辦法承受能量與水份散佚,而產生上面說的不正之氣入侵人體。也可能在暑熱的天氣下,貪涼飲冷,例如: 頻繁的進出室外與冷氣房、劇烈運動後馬上喝大量冰水、炎熱的晚上直吹冷氣、大量食用寒性食物(備註說明2)等等,當下會覺得很舒適,但體力尚可的情況下還能平衡,只要體力不佳,很快就會覺得不舒服,容易表現出胸悶、頭痛、疲倦、四肢無力等症狀,食慾也會變差,整個人變得沒有活力,甚至是輕度的腹瀉、反胃等症狀。
想要解除過度炎熱的不適感,的確,一般人都會想到用寒冷去對抗炎熱。硬碰硬的解除方式不是不行,而是很容易出差錯,筆者還是建議不要貪圖一時的爽快,忽略後續的影響,導致熱的感覺沒真正解決,反而惹得一身陰暑。
解熱清暑的方法
想完整閱讀,網站上千篇原創食譜!成為付費訂戶讀者,了解方案 https://wb.taitung-dessertgirl-blog.tw/Vg5Vg